付款开票,过了十几分钟,看着两人聊的差不多了,蓝英走过去收拾东西离开了餐馆。
蓝英和蓝明一起走回租房,蓝明的表情不开心,也不生气,看不出来什么情绪,只说了一句“人还可以,挺能聊的,就是嫁太远了”。蓝英听这话,估摸着是过关了,爸妈那边就没问题了,没有就这个话题继续说,聊了一些日常的工作事情。
到了下一年的国庆,蓝英带着男朋友回家见父母,爸妈听到嫁去北方并不同意,后面说了蓝明也同意了,爸妈才松动,在后面相处的几天蓝英男朋友和爸爸相谈甚欢,还叮嘱下次还要再来。离开时,蓝英打开爸妈给男朋友的红包,里面塞了5百块,想起以前妈妈说的,如果相看不满意一般的红包就给50块,如果相看满意,一般的给100以上,给多少就看满意的程度。蓝英心想爸妈对男朋友还是很满意的。
再过一年,蓝英领证结婚,同年,蓝明也带自己的女朋友回深圳一起吃饭,第二年,蓝明也领证结婚了。
第五篇:结尾篇
各自组成家庭后,蓝英和蓝明的聊天就变少了,以前每年生日都会互相问候,蓝明也会给个小红包,到后面渐渐的就少了。
蓝英知道这是很正常的,各自成家后,都有了自己身边更关注和关心的人。蓝英记得有一次给哥哥发生日祝福,哥哥微信给她发了一个红包,可能没有和嫂子说,虽然回娘家时,嫂子没有表现出来,但是蓝英本就是对情感比较细腻的,感觉得到嫂子内心对她的不喜欢。
这种不喜欢不是小姑子回娘家拿东西,或者小姑子说坏话这些类型,倒有一丝情敌的味道。揣摩出来大概的心思,蓝英也明白问题点在哪,哥哥和嫂子的感情很好,她不能像婚前那样和哥哥撒娇并依靠他。结婚前可以有这个权利,但是结婚后,这个权利属于嫂子,而不是妹妹。
在后面的相处中,蓝英和蓝明的聊天记录逐渐变少,慢慢的只有在涉及到父母的话题才会多聊一会。嫂子对蓝英态度缓和了,后续相处也是正常的姑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