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飞通推文 > 其他类型 > 被我关照的罪臣,居然是朱厚熜发小周楚沈青大结局

被我关照的罪臣,居然是朱厚熜发小周楚沈青大结局

京海第一深情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哥,我想喝鲥鱼汤。”周楚刚下班回家,暮云瑾就跑过来抓住周楚的胳膊撒娇起来了。这一个月,暮云瑾被周楚养的白白胖胖的,当然,只是婴儿肥,并不是真的胖。暮云瑾跟着老头学画画这一个月,老头发现她在画画上面的天赋远超周楚。甚至远超其他人。周楚在画画上的天赋只能说是一般。老头看上周楚这个弟子,也从来都不是因为天赋。而是周楚的性子。坚韧、知恩图报。如此小小年纪,无论是学识还是见识都远非一般人可比。老头之前偷听过周楚给陆炜讲兵法,甚至还饶有兴致地问周楚,你这么侃侃而谈,可有对付周围蒙古人的法子?周楚听到这话,说这还不简单。实际上我大明的国策正是在一步步瓦解蒙古人。大明严禁盐铁往草原走私。蒙古人根本没有冶铁的技术。或许以前有,但现在早已退化。周楚很...

主角:周楚沈青   更新:2024-11-14 09:5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周楚沈青的其他类型小说《被我关照的罪臣,居然是朱厚熜发小周楚沈青大结局》,由网络作家“京海第一深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哥,我想喝鲥鱼汤。”周楚刚下班回家,暮云瑾就跑过来抓住周楚的胳膊撒娇起来了。这一个月,暮云瑾被周楚养的白白胖胖的,当然,只是婴儿肥,并不是真的胖。暮云瑾跟着老头学画画这一个月,老头发现她在画画上面的天赋远超周楚。甚至远超其他人。周楚在画画上的天赋只能说是一般。老头看上周楚这个弟子,也从来都不是因为天赋。而是周楚的性子。坚韧、知恩图报。如此小小年纪,无论是学识还是见识都远非一般人可比。老头之前偷听过周楚给陆炜讲兵法,甚至还饶有兴致地问周楚,你这么侃侃而谈,可有对付周围蒙古人的法子?周楚听到这话,说这还不简单。实际上我大明的国策正是在一步步瓦解蒙古人。大明严禁盐铁往草原走私。蒙古人根本没有冶铁的技术。或许以前有,但现在早已退化。周楚很...

《被我关照的罪臣,居然是朱厚熜发小周楚沈青大结局》精彩片段


“哥,我想喝鲥鱼汤。”

周楚刚下班回家,暮云瑾就跑过来抓住周楚的胳膊撒娇起来了。

这一个月,暮云瑾被周楚养的白白胖胖的,当然,只是婴儿肥,并不是真的胖。

暮云瑾跟着老头学画画这一个月,老头发现她在画画上面的天赋远超周楚。

甚至远超其他人。

周楚在画画上的天赋只能说是一般。

老头看上周楚这个弟子,也从来都不是因为天赋。

而是周楚的性子。

坚韧、知恩图报。

如此小小年纪,无论是学识还是见识都远非一般人可比。

老头之前偷听过周楚给陆炜讲兵法,甚至还饶有兴致地问周楚,你这么侃侃而谈,可有对付周围蒙古人的法子?

周楚听到这话,说这还不简单。

实际上我大明的国策正是在一步步瓦解蒙古人。

大明严禁盐铁往草原走私。

蒙古人根本没有冶铁的技术。

或许以前有,但现在早已退化。

周楚很清楚,越到大明中后期,蒙古人越是不足为患。

毕竟他们已经退化到连铁锅都恨不得作为家传宝了。

很多人正是因为没有铁锅,也不得不用羊皮袋子加开水焖肉。

半生不熟的就吃了。

上一世,大明严防死守,却被后金钻了空子。

这就不得不归功于李成梁这些人了。

没有这些人的帮助,累死后金,也没有崛起的可能。

到后来清朝的时候,对于边境的贸易愈发严格。

蒙古人退化到快和野人差不多了。

周楚记得自己看过的电视剧之中,一个蒙古王爷为了得到铁器,给年羹尧送女人。

没了铁器的蒙古人,就是没了牙的老虎。

周楚说完这个策略之后,老头眼睛都亮了。

他虽然不懂兵法,却也知道这个策略的可行性。

“不过,这种方法见效太慢,大明未必能撑到蒙古人不行。”

周楚说这话的时候,老头瞬间色变,如同惊弓之鸟,看了看四周。

“不要命了?什么话都敢说?”

缓过来的老头听出了周楚的言外之意。

“那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法子?”

周楚笑了笑,没有回答,反问道:

“霍去病可以突袭匈奴王庭,为何其他人做不到?”

老头听到这话,挠了挠头。

“因为没有人可以像霍去病那样精准的找到匈奴人的王庭所在。”

周楚点了点头。

“没错。”

“无论是匈奴人还是蒙古人,都有一个特点,追水草而居,王庭的位置可能数年就会换一次。”

“茫茫草原,我等汉人,能不迷路就不错了,像那李广,次次迷路。”

“此乃其一,其二则是因为霍去病领兵在精不在多,轻装简行,以战养战,如此星夜奔袭,匈奴人原本无比安逸,又如何能想到霍去病神兵天降?”

“毫无防备,也就无从抵御。”

“这便是兵法所言:兵贵神速,攻敌所不备。”

周楚和老头说了很多,让老头心悦诚服。

老头要不是年龄大了,都想向周楚拜师,学习兵法。

这也是老头发现周楚不见了之后,追过来的原因。

周楚摸了摸暮云瑾的头发。

“好,我去买鲥鱼,你去把老师也叫过来一起吃吧。”

周楚昨日刚发了月钱。

月钱不多,但提成高。

上个月沈青铺子的营业额加起来达到了恐怖的八万两左右。

净利润三万多两。

沈青也是个拎得清的,额外给了周楚一成的分成。

周楚分到了差不多七千两银子。

所以没必要每顿饭都在铺子里吃了。

鲥鱼汤周楚之前在铺子里煮过一次,那鲜美的味道,让所有人都难以忘怀。

即便是吃惯了美食的老头,也是喝的肚子滚圆。

“真是奇了怪了,你小子煮的鲥鱼汤怎么和其他人的不一样。”

当然不一样。

周楚趁着空闲的时候,用贝壳磨成粉,混上虾皮和干蘑菇磨成的粉,就做出来了简易版的味精。

有了味精的提鲜,再加上鲥鱼的鲜美,煮出来的鱼汤自然是鲜掉眉毛。

“算了,回头煮好了再给他老人家送过去吧。”

周楚想了想,阻止了要出门的暮云瑾。

老头的住处,周楚这些天是打听清楚了。

就住在之前在书院见过的那个美娇娘的家中。

不得不说,老头艳福不浅。

“好。”

暮云瑾脆生生道。

周楚不让小姑娘出门,主要是现在天色晚了。

不安全。

周楚拿了点钱,回到铺子里。

“阿福,去帮我弄几条鲥鱼。”

说着将钱递给了阿福。

鲥鱼一直都是紧俏货。

因为味道鲜美,是达官贵人们的心头爱。

以至于这种鱼都快被吃绝了。

一般想要买鲥鱼,要在凌晨去鱼市才能买到。

此时都傍晚了,一般人想买鲥鱼,很难。

就算买到了,多半也不新鲜。

但阿福不同。

他的堂兄就是鲥鱼贩子。

只要他去,无论何时,都能弄到最鲜活的鲥鱼。

“好嘞,掌柜的。”

阿福一听要买鲥鱼,想起了前段时间掌柜的煮的鲥鱼汤,忍不住擦了擦口水,拿着钱就奔他堂兄家里去了。

“东家,一会来我家喝鱼汤,叫上阿东。”

周楚看着还在和阿东一起整理货物的沈青,说道。

沈青的情绪却不高,似乎有心事。

“好。”

周楚自然也注意到了沈青的情绪,不过并没有急着追问。

大概也能猜得到沈青为何情绪不高。

有些事,迟早是要面对的。

阿福办事一向利索,很快就带着几条活蹦乱跳的鲥鱼回来了。

鲥鱼味道鲜美,但刺多。

不适合其他吃法。

煮汤喝最合适不过。

“过一刻钟,来我家喝鱼汤。”

周楚说完,提着鲥鱼就回家了。

周楚将鲥鱼处理完之后,在鱼肚子里塞入姜片和葱片。

随后在锅里放入猪油,大火将鲥鱼煎的两面金黄。

眼看着煎的差不多了,周楚加入热水。

水的颜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奶白。

周楚盖上锅盖,煮了几分钟,随后打开锅盖,加入盐和豆腐。

如此再煮十分钟左右。

掀开锅盖,一锅鲜美的鱼汤就煮好了。

最后加入味精。

此时沈青等人也早就到了。

周楚用食盒装好一大份鱼汤。

“鱼汤煮好了,你们先吃吧,我去给老师送些。”

周楚说着拎着食盒出门了。

沈青则来到厨房帮忙盛鱼汤。

老头住的地方离周楚家没多远。

三拐两拐就到了。

周楚敲了敲门。

“谁呀?”

一个清丽的声音响起。

“师母,是我,周楚。”

周楚的一声师母让女人心花怒放,当即打开大门。

“衡器啊,我正要做饭呢,赶紧进来,我给你们爷俩做点好吃的。”

女人殷切的挥了挥手,招呼周楚进门。

很多人讲究的是过午不食。

不过老头和周楚都不讲究这些。

“师母不用麻烦了,我煮了鲥鱼汤,特地给您和老师送一些。”

周楚说着指了指手上的食盒。

“算你小子有良心。”

老头显然也听到了动静,此时也来到了院子里。

周楚留了下来,陪着老头喝了两杯。

“行了行了,赶紧回去吧。”

吃饱喝足后,老头不耐烦的挥了挥手。

“师母,我先回去了。”

周楚起身和女人告辞。

“天黑了,你看着点路。”

女人嘱咐道。

“不用担心这小子,跟着陆家练的童子功,七八个人也近不了身,不会有事的。”

老头嘿嘿一笑道。

周楚懒得搭理老头,转身离开了。

离开老头家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街道上基本上也看不到人了。

偶尔能听到打更的叫声。

走着走着,迎头走过来七八个人。

为首的不是别人,正是冯有德。

这大半个月的时间,冯家铺子在周楚的排挤之下,那是一点生意都没有。

冯有德恨得牙痒痒,恨不得杀了周楚。

不过这毕竟是京城。

到处都是达官贵人。

冯有德没摸清楚周楚的底细之前,不敢贸然动手。

这些天,冯有德一直在打听周楚的底细。

当他知道周楚不过是陆家出来的一个下人的时候,再没了顾忌。

这种人,死了也不会有人管的。

所以今晚他纠集了六七个大汉,准备把周楚杀了。

之前周楚出门的时候就被他们盯上了。

此时才准备动手。

“周掌柜的,我说过,人狂必有祸。”

冯有德觉得胜券在握,满脸得意。

在他看来,只要周楚死了,他铺子里的生意就会好起来。

周楚看到冯有德,并不意外。

不只是冯有德想着如何对付周楚。

周楚也想着如何一劳永逸的解决冯有德。

毕竟冯有德这种人留着始终是个隐患。

周楚早就买通了冯有德铺子的掌柜,掌握了很多证据。

冯有德坏事做尽,杀人放火的事没少做。

有些掌柜的是知道的,只不过那个掌柜的没有参与罢了。

只是周楚这些天一直忙的抽不开身。

没想到自己没去招惹冯有德,冯有德反而先来招惹自己了。

“怎么?你还敢当街杀人不成?”

周楚满脸不屑道。

“杀了你又如何?不过是个下人出身,杀了你也没人追究。”

冯有德一脸冷笑道。

说完这话,冯有德一挥手,示意动手。

这些人直接围住周楚,拿出一根根木棍。

这让周楚一愣。

不过随即想明白了。

铁器和刀具都是管制品。

这群乌合之众哪能弄得到刀。

倒是高估他们了。

不过是些乡野村夫,一点武功不会,全凭着一把子力气。

哪里是周楚的对手。

有句话老头说的很对。

周楚可是纯纯的童子功。

一年顶得上别人好几年的功夫。

更何况周楚的桩功极其扎实。

即使手上没有刀,一招一式都是势大力沉。

这些人一个个被击飞出去很远。

如同被马车撞了一般,再也起不来了。

解决了其他人,周楚饶有兴致地看向冯有德。

“你。。。你要干什么。。。”

冯有德一副见了鬼的表情看着周楚。

“我告诉你,这可是京城,天子脚下,你还敢当街杀人不成?”

周楚自然不会杀人。

只是把冯有德扭送到了顺天府。

至于围攻周楚的那几个人,早就跑的无影无踪了。

周楚一个人,也懒得去抓这些人。

“周掌柜的,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顺天府值班的衙役看到周楚满脸笑容。

随着这一个月沈青铺子的营业额暴增。

周楚清楚瞒不过这些当官的。

于是干脆让沈青捐出两千两银子给顺天府修葺衙门。

名义上是修葺衙门。

但周楚清楚,这些钱,指定是被分了。

这钱当然不白花。

从那以后,衙役巡街都会来跟周楚打个招呼。

有些人看到这一幕,原本不该有的心思,直接熄火了。

“这个冯有德,杀人放火,这些都是证据。”

周楚说着从怀中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证据递给衙役。

顺便还递给了衙役二两银子。

冯有德听到这话,脸色顿时变的苍白无比,冷汗都下来了。

“得嘞,明儿一早第一个我就让大人审他,瞧好吧。”

衙役接过证据,发现手上很沉,会心一笑道。


严嵩听到这话,叹了口气。

此时周楚的茶水端了上来,小二给周楚斟满了一碗,随后把一壶茶水都放在了桌子上。

“客官请慢用。”

说着就去招呼其他客人了。

周楚拿起茶壶,给严嵩见底的茶碗续了一杯。

严嵩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叹了口气。

“当年因为做事不知变通,得罪了刘瑾,不得不辞官归乡,如今听说那刘瑾已死,就想着来京城之中看看昔日好友。”

严嵩有些不好意思道。

这话说的委婉。

说白了不过是严嵩眼看刘瑾倒了,压着自己的那座大山没了,就想着来京城走动走动,看看有没有再次入朝为官的可能。

毕竟严嵩虽然赋闲在家,功名还在,只要有朝中好友举荐,起复并不难。

“介溪先生是应该来京城走动走动。”

周楚很多话并没有说。

严嵩辞官的时候,朱厚照还未登基,但大太监刘瑾却是贯穿两朝的。

刘瑾活着的时候,因为皇帝赋予的权利,说是只手遮天也不为过。

就算现在死了,朱厚照既然重用了刘瑾,就不太可能承认刘瑾当年犯错了。

这就是政治。

很多事并不讲对错,只讲立场。

即便刘瑾做错了,朱厚照也只能认了。

虽然朱厚照清算了刘瑾。

但也只是清算给个态度罢了。

实际上很多事,这位正德皇帝不会去纠正刘瑾的,比如关于严嵩的事。

更何况武宗皇帝朱厚照,做事一向荒诞不经,很不着调。

严嵩此时还很刻板,力求劝谏皇帝。

他是庶吉士,正儿八经的储相人选。

再次入朝为官是肯定的。

只是即便为官,以严嵩如今略显迂腐的性子,也会无比痛苦。

不过自己和严嵩不过刚认识,交浅何必言深。

逢人只说三分话,留下七分与鬼听。

现在说了,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只会打击严嵩的积极性,引起他的不快。

“介溪先生乃是当年的庶吉士,前些年只不过为父母丁忧罢了,一片孝心,大明无人不知,自然可以起复,前途无量。”

花花轿子众人抬,漂亮话周楚是很擅长的。

毕竟做了三年生意了。

新帝登基之后,严嵩倒是可以成为朝中新帝的臂膀。

毕竟现在的严嵩,脑子里想的只有匡正革弊,为大明朝堂肃清寰宇。

很多人无所谓忠奸,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时期,对不同的人而言,忠奸都是相对的。

忠与不忠,贤与不贤也由不得他。

贤时便用,不贤便黜,这便是自古的用人之道。

严嵩听到这话,愈发高兴。

“听闻昔年,介溪先生和阳明先生还是好友?”

周楚转移话题道。

一聊到王阳明,严嵩话题更多了,和周楚两人相谈甚欢。

两人就在这茶档之中,聊了大半天,眼看着天色见黑,旁边严嵩的管家忍不住出言提醒。

“老爷,天色晚了,我们得去前面的驿馆投宿了。”

严嵩此时才如梦初醒。

“我与衡器一见如故,相谈甚欢,衡器是否与我同行?”

严嵩知道周楚是步行的,就邀请他上自己的马车同行。

周楚眼看天色已黑,便没有推辞。

在马车上,两人继续交谈。

说是交谈,实际上大多数时候都是严嵩在说,周楚在听。

严嵩的一腔拳拳报国之心,不断地感染着周楚。

让原本周楚那有些空荡荡的内心,逐步充实起来。

到了驿馆之后,严嵩点了些菜和酒,两人继续把酒言欢。


时间如流水,匆匆而过。

距离周楚的新铺子开张,已经过去了近三年的时间了。

这三年时间发生了很多事。

其中最重要的一件就是,大太监刘瑾死了。

即便如此,朝中也没人为陆家说话。

这很正常。

文武百官和锦衣卫一直都是对立的。

谁会为一个锦衣卫百户说话呢。

所以陆家的人还在大狱之中关着。

不过此时的陆家因为周楚的存在,在大狱之中的日子虽说和以前完全不能比,但和其他犯人比那叫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周楚每个月一百两银子打点这些狱卒,让陆松一家子半个月换一床新被褥,住的牢房更是每天都有狱卒打扫。

大狱之中,有人打点和没人打点的犯人,待遇差距太大了。

刘瑾死后,陆家老大来过京城,想要打点一下,看看能不能让自家人出来。

为此,周楚拿出了很多钱财让他打点。

可惜,刘瑾虽然死了,但他的那些个干儿子仍然得势。

陆家老大空有钱,却送不出去,谁也不想得罪那些个如日中天的太监们。

皇帝还活着。

周楚很清楚,无论是刘瑾,还是其他得势的太监,不过是皇帝手中的刀。

斩向文武百官的刀。

如今的朝堂之上,这些官员都杀了,可能有冤枉的,但隔一个杀一个,肯定有漏网之鱼。

很多事,皇帝不好去做,一旦做了,和文武百官之间就没了转圜的余地了。

但太监可以做。

太监做了,别人会以为皇帝被太监蒙蔽了。

最后只要处理了太监,皇帝还是圣明的。

这便是帝王之术。

“可恨朝中居然无人敢为我陆家说话。”

陆家老大满脸悲愤道。

说着就要把银钱还给周楚。

“这些钱你且拿着,打点一下同僚,对你将来有好处。”

周楚没有并没有接。

陆家老大听到这话,摆了摆手。

“我不需要打点任何人,我和世子情同手足,无论是王爷还是世子都待我极好。”

陆家老大还是把钱还给了周楚。

“我一直不曾问大哥,你跟的是哪个王爷?”

周楚有些疑惑道。

“我跟的是兴王。”

对于周楚,陆家老大是毫无保留的信任。

“兴王!”

周楚听到这话,心里掀起了滔天巨浪。

兴王,陆家。

陆家老大的名讳呼之欲出了。

此时周楚感觉自己的心怦怦乱跳。

穿越这么久,周楚还是第一次感觉自己距离未来的大明权力中心如此之近。

眼前的这位,将来权势滔天。

“大哥以后不必再来打点,要不了几年,朝廷就会生变,到时候就会有机会了。”

周楚压抑住激动地心情,说道。

“此话从何说起?”

陆家老大一脸不解道。

周楚并没有说话,而是看了看周围,发现没人之后,关上了门。

“大哥,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了,这些话我从未和任何人说过,大哥记住,除了兴王世子,这些话不能说与任何人听。”

周楚郑重其事道。

陆家老大此时似乎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这几年和周楚的接触,再加上陆松夫妇两人对周楚的夸赞,让陆家老大明白周楚是什么样的人。

忠心、才高八斗、做事极有章法。

单论武力,陆家老大或许还有些自信。

但其他方面,他觉得自己都远不如周楚。

“我自是省的。”

陆老大说道。

“大哥,你可知先帝是怎么没的?”

周楚低声道。

“这事我倒是有所耳闻,说是太医院的院判给先帝用错了方子。”

陆家老大说道。

这事并非秘密,京城之中很多人都知道。

周楚听到这话,一脸冷笑。

“那太医院的院判本身也不是御医出身,原本是个文官,怎么就突然成了太医院的院判了,而且用错方子治死皇帝,抄家灭族都不为过吧?但这位刘大人如今却安然无恙。”

陆家老大听到这话,神情有些恍惚,顿时觉得这个世界很荒唐。

他们陆家一向谨小慎微,为皇帝办差,结果因为得罪一个太监进了大狱。

刘文泰用错了方子,一点屁事没有。

“说白了,这位刘大人,就是那些个朝廷官员安排的,皇帝想从他们手中夺权,他们自然不能容忍。”

“如今的皇帝,虽说私德荒唐了些,但做的事大体还是和先帝差不多,慢慢从文官手中夺权,现在甚至在尝试做先帝都没敢尝试的事,收拢兵权。”

兵权自从所谓的仁宣之治期间巡抚领兵常态化之后,一直都归地方所有。

这是很多皇帝不能容忍的。

不过他们不能忍也得忍着。

毕竟手里没兵,说话不硬气。

“先帝都没收拢兵权,就被那些个文官所不容,如今皇帝想要收拢兵权,那还得了?所以我料想,要不了几年,这位恐怕也要出事。”

周楚说这话的时候,声音更低了。

陆家老大听到这话,浑身一震,顿感如芒在背。

他怎么都没想到,周楚居然如此胆大,敢讨论这种问题。

“如今的陛下没有子嗣,陛下如果崩了,以杨廷和为首的这些个文官,肯定会想着从各地藩王之中扶植一个。”

“我听闻兴王身子骨一直不好,恐怕坚持不了多久了,世子年幼,主弱可欺,如果你是杨廷和这些人,扶植一个藩王继位的话,是会扶植一个年幼的,还是成年的?”

周楚满含深意的说道。

陆家老大听完这话,浑身冷汗直流。

看周楚的眼神仿佛在看一个怪物。

“大哥不必这么看我,你只需记住一句话,跟好这位世子,告诉世子这两年韬光养晦,装作很听话的样子就可以了。”

“如此一来,将来陆家会因为大哥一飞冲天。”

说完这话,周楚吐了口浊气,喝了口茶。

陆家老大则如同虚脱了一般,还在消化着这些惊人的信息。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着。

陆婉儿对兵法愈发痴迷。

每天都要缠着周楚给她讲韩信如何用兵,李靖如何用兵。

特别是对李靖如同鬼神一般的用兵之法,极为感兴趣。

为此,周楚和陆炜还特地做了个沙盘。

三人没事就玩沙盘模拟。

而且周楚还经常让陆炜代入各朝各代文官的角度,让他模拟如何治国。

并且找出历朝历代存在的问题。

对于这种游戏,陆炜一向乐此不疲。

在书院之中,那酒鬼老头似乎是住在了陆炜所在的书房附近。

每天都来。

周楚倒也不吝啬,每日都会分给他一些吃食。

后来陆炜干脆也把自己的吃食匀出来一些,如此一来,周楚倒也不用分出去多少了。

用陆炜的话说,达则兼济天下。

自己虽然不能像诸葛丞相或者韩公那般,但帮助一个老头还是能做到的。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周楚来陆家已经两个月了。

眼看就要入冬了。

今年的冬天似乎格外的冷。

这才十一月,就冷的人直打哆嗦。

周楚清楚,大明处在小冰河期,往后的冬天,只怕会越来越冷。

周楚终于领到了自己第一个月的月钱。

四百文。

月钱不多。

但这一个月,杨氏断断续续赏给周楚的,加起来得有二十两银子了,都快赶上杨氏用来买周楚花的钱了。

毕竟陆炜在周楚的帮助下,正式被杨夫子收入门下。

算是拜得名师了。

陆炜的改变和进步,陆松夫妻两人都看在眼里。

无比欣慰。

更何况自己的女儿每日还要跟着周楚读书。

杨氏甚至觉得自己给的少了。

“夫人不必如此,我每日的吃食都要花不少钱,我知道的。”

周楚的话,让杨氏深感欣慰,觉得楚哥儿是个懂得感恩的孩子。

这一日,周楚请了半天假,买了个羊腿,带着自己的钱来到了牙行,找到了族叔。

“楚哥儿,在陆府过的怎么样?”

表叔看到周楚也很高兴。

“夫人和老爷对我都极好,我都长高了许多。”

周楚说着将羊腿递给表叔。

“多亏了表叔的关照,这眼看着就要入冬了,这羊腿表叔拿去熬汤喝,暖身子。”

“你这孩子,怎么瞎花钱,这羊腿得不少钱吧?你一个月才多少钱啊,把羊腿退了吧。”

表叔没有接羊腿。

他知道周楚不容易,毕竟还有那么一大家子要顾着。

“没多少钱,夫人赏了我很多钱,拿到月钱之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表叔,这就来看你来了。”

周楚满脸不在意道。

表叔听到这话,感动的双眼通红,拍了拍周楚的肩膀。

“好孩子,你以后肯定会有大出息。”

在周楚的坚持下,表叔也没有继续推辞。

“一会你留下,我把这羊腿炖了,咱爷俩一起吃。”

表叔满脸高兴道。

周楚却摇了摇头。

“我是请假出来的,待不了那么久,这是我写给我娘的信,她也不识字,还要劳烦表叔念给她听。”

周楚说着拿出自己早就写好的信。

随后又拿出了十两银子。

“这些银子也请表叔一起带回去,让他们买些过冬的炭火。”

“这么多?”

表叔看着周楚手中的银子,满脸震惊。

随后他左右看了看,发现没人注意之后,这才压低声音。

“你不会偷了主家的钱吧?要是偷了就赶紧还回去,可不能一时糊涂啊。”

周楚听到这话,笑了笑。

“表叔放心吧,我帮助我家少爷拜得名师,这是夫人赏我的。”

表叔听到这话顿时松了口气。

“那就好,正好我这两天要回去一趟,到时候顺道去你家走一趟。”

最终周楚还是没有留下来吃炖羊腿。

而是急匆匆的往书院去了。

刚到书院,却看到一个看上去有三十多岁却风韵犹存的美人,正在搀扶着之前的醉酒老头。

她也不嫌老头身上臭。

甚至还贴心递给了老头一壶酒。

老头却是视若无睹,接过酒壶,挥了挥手就踉跄着向书院内走去。

女人看着老头的背影,一脸的落寞。

“嘿,这老头年纪这么大了,还有美人喜欢。”

周楚笑了笑,快步追上了老头。

“你小子今天怎么来这么晚?”

老头迷迷瞪瞪地看着周楚问道。

“这不快入冬了吗,让我表叔给家里捎点钱,好买些过冬的炭火。”

周楚如实相告道。

老头听到这话,也不知道想起了什么,不再言语。

两人很快就来到了书房,老头一屁股坐在书房门口,开始醉生梦死。

杨夫子也不知道认不认识这老头。

反正每次看到老头的时候,都忍不住叹口气。

至于老头的身份,老头不说,杨夫子不说,周楚两人自然不会问。

陆炜倒是好奇,想要问,被周楚拦住了。

“书院之中不少老先生都有不堪回首的过往,何必揭人伤疤。”

陆炜这才作罢。

“你个老家伙,每天吃这两个小家伙的东西,也得卖卖力气吧。”

杨夫子看着醉生梦死的老头,不满道。

杨夫子之所以这么说,一来是想让老头教周楚和陆炜东西。

二来也是想让这个昔日的好友借此重新振作起来。

他算是看出来了,这个老家伙每日都来这里,雷打不动,定是起了爱才之心。

定是看上了那个小书童。

周楚每日给陆炜讲课,讲了这么久,自然是不可能瞒过杨夫子的。

杨夫子也早就起了爱才之心。

收陆炜的时候,也顺便收了周楚。

“真是麻烦。”

老头嘴上说着麻烦,却没有拒绝。

“你们两个的字写的跟狗爬一般,我早就看不下去了,从今日起,每天跟着我学写字吧,每天一个时辰,多了不教。”

杨夫子听到这话,顿时大喜,看向两人

“还不快过来拜师。”

“拜师就不必了,书法非我所长。”

老头醉眼惺忪道。

杨夫子倒也不强求。

“从今日起,你们两个每日跟着这个老家伙学一个时辰的书法。”

“是,老师。”

周楚两人恭敬道。

老头来到书案跟前,拿起毛笔,整个人气势一变。

这是周楚第一次在一个人身上直观的感受到气势。

随后老头提笔写下了一篇小楷。

周楚不懂书法。

却也看出来了这老头的书法非同一般。

最起码杨夫子的书法是比不上的。

连周楚这种不懂书法的都能直观的看出来。

可想而知,两人书法的差距有多大。

周楚可还记得,老头刚才说他不擅长书法。

这老头,到底是什么身份?


她也不识字,不知道这银票是多大面值。

实际上在这村子里,连兑换银票的钱庄都没有。

很多人连银票都没见过。

周母之所以认识银票,还是因为之前周楚让表叔往家带钱的时候,带了一些小额的银票。

“这是我身上最后的一点钱,你拿着吧,自己藏好,手里有钱比什么都重要。”

“这些钱谁也不要给,留着当棺材本,记住了。”

周楚说着将银票递给了周母。

“我不能要你的钱,你还欠着钱呢。”

周母急忙推脱道。

“我欠的钱多,不在乎这一星半点的,这点钱,我要是带在身上,也会被人要走,你先帮我存着。”

周楚很清楚,自己不这么说,周母是肯定不会接这钱的。

周母听到这话,才接过银票。

“你放心,娘一定把它藏好,谁都不让看见,你啥时候要就来拿。”

周母说着小心翼翼地将银票折了起来,放在帕子里。

“老大,这些银子你得拿着,路上你得吃饭。”

周母说着又把之前的银子递到了周楚手中。

周楚突然感到有些迷茫。

离开老家之后,周楚并没有选择乘坐马车回京城。

而是一路沿着官道就这么走着。

所幸这里离京城不算远,治安还算不错,没有拦路抢劫的。

再加上周楚现在的武功,远非三年前可比。

即便遇到那强人,倒也不怕。

颇有一人独闯江湖的感觉。

从老家到京城,两百多里,周楚倒也不急,走走停停。

此时的周楚,心气仿佛被抽离了许多。

原本周楚努力赚钱,不说全部,但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想让家里过的好一些。

这是驱使周楚的原动力。

周楚来自后世,明白很多道理,懂得的更多。

可懂得越多,心就越圆滑。

有句话说的好,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

书读的多了,懂得道理越多,做任何事,都能找到道理自圆其说,都能自我逻辑融洽。

也就不会有多少心理负担。

反而是那些没怎么读过书的人,做点坏事就过不去自己的良心,整日惶惶不安。

且看这满朝衮衮诸公,哪个不是读书人?又有几人为百姓考虑过。

整日圣人之言挂在嘴边,之乎者也不断,却从不干人事。

一个王朝灭亡,最有骨气的和最没骨气的都是读书人。

正所谓世修降表衍圣公。

有了标杆之后,其他人也就心安理得了。

一直以来,周楚就是怕自己变得和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一样,麻木,看不到人间疾苦。

周楚自问算不上什么好人。

什么人对自己好,自己就会对他们更好。

比如陆家。

却没有那么重的家国情怀,也没有那么多为民请愿的想法。

否则早就想办法入朝为官了。

现在谋划的这些,一半是为了自己和家人,另外一半则是为了陆家。

至于未来的新帝,不过是因为陆炳的原因,顺带的。

自己注定得站在新帝这边。

既然如此,何不早做谋划?

现在家里人如此,周楚以后和他们也算是划清了界限。

如此一来,自己做事的原动力起码没了三分之一。

顿时感觉浑身没劲。

很多事说都很容易。

但周楚来到大明之后,毕竟真实的和家人在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

虽然周楚明白要割舍,可一旦真的割舍,心里就会空荡荡的。

就像那无根的浮萍一般。

此时虽然已经入秋,但白天仍然很炎热。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