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炫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朱炫朱元璋的小说安稳度日阅读》,由网络作家“陈喵呜”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朱允熞把制盐需要的东西,全部说了出来。吕氏马上发动东宫的力量,让人去准备,大概一个时辰后,东西全部放在院子里,再让朱允熞动手制盐。朱允熞按照学来的方法,动手去忙活,很快他们就看到有盐在铁锅里面结晶。“真的成功了!”吕氏见状,惊喜万分。制盐的速度还很快,盐的质量极高。朱允炆觉得,这是上天在眷顾自己,也是难得的一次机会,连忙道:“三弟,以前是大哥的不对,大哥对不起你,今天的事情,你一定不要说出去。”他们母子二人的想法,都到一块去了。觉得这就是他们的机会,可以得到老朱赏识,能当上皇帝的转折点,所以对朱允熞的态度,完全不一样了。没想到这个熊孩子,和朱炫他们亲近,并非全部是坏处。“好吧!”朱允熞看到朱允炆道歉了,还不计较逃课出宫的事情,赶紧答...
《朱炫朱元璋的小说安稳度日阅读》精彩片段
朱允熞把制盐需要的东西,全部说了出来。
吕氏马上发动东宫的力量,让人去准备,大概一个时辰后,东西全部放在院子里,再让朱允熞动手制盐。
朱允熞按照学来的方法,动手去忙活,很快他们就看到有盐在铁锅里面结晶。
“真的成功了!”
吕氏见状,惊喜万分。
制盐的速度还很快,盐的质量极高。
朱允炆觉得,这是上天在眷顾自己,也是难得的一次机会,连忙道:“三弟,以前是大哥的不对,大哥对不起你,今天的事情,你一定不要说出去。”
他们母子二人的想法,都到一块去了。
觉得这就是他们的机会,可以得到老朱赏识,能当上皇帝的转折点,所以对朱允熞的态度,完全不一样了。
没想到这个熊孩子,和朱炫他们亲近,并非全部是坏处。
“好吧!”
朱允熞看到朱允炆道歉了,还不计较逃课出宫的事情,赶紧答应了他们。
“快去请齐先生、黄先生来。”朱允炆又说道。
等了好一会,齐泰和黄子澄都来了。
朱允炆就让朱允熞继续动手,再制盐给他们看,又简单地说了说今天的事情。
当看到那些盐,出现在铁锅里面的时候,他们二人顿时瞪大双眼,有些不敢相信。
“太神奇了!”
黄子澄震惊地说道。
朱允炆问道:“请问两位先生,这些盐可不可行?”
“可行!”
齐泰说着犹豫片刻,又道:“我们到书房里面说。”
“这边请!”
朱允炆带他们去了书房。
吕氏心情大好,首先安抚朱允熞,接下来还得全靠朱允熞来帮朱允炆,赢回这一局,把朱允熥给打压下去。
“我担心,这些盐有问题。”
齐泰在书房里坐下来,皱起眉头道:“朱允熥和朱允炫做那些盐,本应该是他们的秘密,但为何会无缘无故,带三皇孙去观看?”
他们虽然是卧龙凤雏,但不代表真的没有脑子。
更何况朱炫这个计划,本就漏洞甚多,最重要的漏洞,就是主动带朱允熞去参观制盐技术。
刚得到技术的时候,朱允炆和吕氏激动过头,迫切渴望胜利,直接忽略了很多问题,作为旁观者的齐泰二人,一看便发现其中关键所在。
齐泰这番话,好像一盆冷水,把朱允炆的热情浇灭了。
他还真的没想到那么多,现在认真想一想,不难发现其中的问题所在,皱起眉头问:“两位先生是觉得,朱允熥和朱允炫二人,准备陷害我?”
“有这个可能!”
黄子澄郑重地说道:“他们故意带走三皇孙,可能想陷害皇长孙,但是问题又来了,他们做得那么明显,这种陷害有何用?还是说他们的背后,还有什么诡计?”
“对啊!”
朱允炆冷静下来后,不解道:“如果他们要陷害我,为何还要把制盐的方法,毫无保留地教给允熞?”
对于这个问题,他们都想不出答案。
齐泰说道:“我建议,还是先查一查,陛下知不知道这种盐了,我们才方便做下一步准备。”
朱允炆道:“我去安排。”
他们东宫在老朱身边,也收买了几个太监,他赶紧让人去查,要尽快得到结果。
但是昨天徐兴祖带盐去见朱元璋这件事,那些太监级别太低,完全不知道,所有太监里面,只有云奇一个人知道。
调查的消息,很快反馈给朱允炆。
得到的结果是不清楚,意思是说,可能有,也可能没有。
这就让他们,陷入纠结之中,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办,应该利用那些盐,还是不应该利用。
“齐先生,你们想到对策和方法没有?”朱允炆问道。
他们同时摇头。
朱允炆忧心忡忡道:“如果让朱允熥把制盐的方法给了皇爷爷,而我们什么都没有,就是输了一局,机会也变得渺茫,如何是好?”
如果制盐的方法,他们不用,朱允熥用了,那么就是他们的失败。
“但是我们不清楚,朱允熥的做法,目的是什么。”
齐泰也很想用,但是弄不清楚原因,就不敢用。
黄子澄分析道:“我认为,有两个可能。”
“黄先生请说!”
“第一个可能,是朱允熥真的想陷害我们,第二个可能,是朱允熥并不想用这个方法,去讨好陛下。”
“朱允熥不可能不用来讨好皇爷爷。”
朱允炆首先排除第二个可能。
问题还是回到第一个可能上面。
黄子澄继续说道:“既然我们不清楚朱允熥为的是什么,不如静观其变,等着看他们的动作,同时继续想办法破局,以及想出我们对盐务改革的做法,就算我们没办法,也要让朱允熥无法成功。”
齐泰赞同道:“言之有理。”
黄子澄又道:“还请皇长孙告诫三皇孙,今天的事情,必须保密,我们以静待动,同时派人盯住朱允熥,看他接下来要做什么,只要我们不心急,不入套,什么陷阱都没用,对我们没影响。”
“好!”
朱允炆只能这样了,起来作揖一拜道:“多谢两位先生,提醒了我。”
要不是他们泼了一盆冷水,朱允炆知道,自己必定会跳进陷阱里面。
“皇长孙客气了!”
他们二人起来,还了一礼。
在帮朱允炆的同时,他们也是在帮自己。
盐这件事,暂时不管,静观其变。
朱允炆把齐泰二人,送出了宫。
“允炆,怎么样了?”
吕氏心急地问,很想通过盐务来翻盘。
朱允炆无奈地把刚才聊天的内容,复述了一遍。
“什么?”
吕氏瞪大双眼。
这么说来,他们的希望,岂不是要变成失望?
吕氏怨毒道:“那个野孩子,还有朱允熥,他们敢!”
“母妃!”
朱允炆摇了摇头道:“我们先等下去,不要乱来。”
他坚信,齐泰二人,一定会帮自己解决一切,随后又问了问朱允熞,这个熊孩子完全不知道朱炫的想法,问不出什么来。
——
另外一边。
朱炫在外面玩了一个下午,终于玩累了,让侯显送自己回宫。
对于朱允炆的事情,他有了大概的判断,但是什么都不做,不紧不慢,任由事情的发展,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对他们而言,没有坏处。
最多就是把盐的事情,往后拖一拖,再让朱允熥交给朱元璋。
“一个六品官员,月俸十石。”
“十斗为一石,十石即一百斗。”
“一斗为十升,一百斗就是一千升。”
“月俸十石的官员,一个月下来,每天平均所用的粮食大概为三十三斗。”
“这点粮食,好像不是很多。”
朱炫快速换算了一下,最后说道。
看到朱炫换算得那么快,朱元璋也有些惊讶,但再听到乖孙说不多,笑道:“乖孙没见过称量,不知道一斗有多少,每天三十三斗,很多了。”
他并没有生气,只以为朱炫懂的不多,又心思单纯,甚至是善良,才会提出这种说法。
以后把乖孙教导起来,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了。
“不多吗?”
朱炫思考了一会道:“二哥在外面的府邸,就有几个太监,几个宫女需要养,但二哥现在还是空闲,什么都不用做,身边的人不会很多。如果是六品官员,妻妾应该有两到三人,子嗣会有五六人,另外还要有一两个师爷,十多个奴仆,衙署里面,好像不是每个杂役都有俸禄,也需要这个官员去养,一天三十三斗,分下去给那么多人,还剩多少呢?”
这句话,顿时问得朱元璋一愣。
他还从未算得那么细致,算下来又很有道理。
听了乖孙的话,老朱有一种感觉,岂不是那些官员,为了供养家人,而不得不贪污?是他迫使那些官员贪污的?
“这些只是吃饭,还没算上其他花费。”
“六品官员的俸禄,是十石,更下品的,会更低,如果官员家里有田地还好,没有的话,一家子就得全靠这点俸禄了。”
“很多官员都是异地任职,不会在户籍所在地当官。”
“异地的话,就是在任职的地方没有田地,即使在户籍地有,运输去任职地也是麻烦,其中还会有损耗,需要额外花费。”
“朝中大员,或者身居高位那些,孙儿暂且不算。”
“皇爷爷有没有发现,之前查办的贪官,虽然身居高位的也有不少,但更多的还是那些品阶低下的地方官员?”
朱炫继续说道。
朱元璋皱起眉头,好像又让乖孙说对了。
如此一来,贪官污吏,真的杀之不尽。
就算再清廉的官员,在自己连饭都没得吃的前提下,也有可能把手伸向普通百姓。
“岂不是说,贪官是咱一手促成的?”
朱元璋想到这一点,身子微微一颤。
刚才的愤怒,他完全丢到脑后,取而代之的是对贪官出现原因的思考。
越想就越觉得,是自己的不对。
现行的俸禄制度,越想越有问题。
“孙儿只是说一说,自己能想到的。”
朱炫把该说的都说完了,又道:“如果皇爷爷觉得不对,孙儿再想一想,应该怎么说,才不会说错。”
朱元璋自然不会责罚,问道:“这些话,是谁教乖孙说的?”
朱炫摇头道:“没有人教,都是孙儿平常在皇爷爷身边,听皇爷爷和其他大人讨论,或者看到一些奏章,认真想一想得出来的结果。”
他停顿片刻,又道:“孙儿也不是有意,要看皇爷爷的奏章,请皇爷爷责罚!”
对于看了奏章这种事情,朱元璋满不在乎。
甚至还巴不得,小乖孙有能力帮自己批阅奏章。
“乖孙没错!”
朱元璋说着又想,只是在身边听了,再看了一些奏章的内容,就能总结出那么多。
还可以指出,他那些俸禄的弊端。
不愧是咱的乖孙。
朱元璋心里大喜,觉得自己后继有人了,又道:“所以乖孙觉得,贪官多的原因,是俸禄太少了,咱应该提高俸禄?”
“孙儿就是这么想的。”
朱炫微微点头:“但只能是减少贪官,不可能完全杜绝,真心要贪的人,无论俸禄再多,还是会贪的。”
这一点,朱元璋很清楚。
如果再有贪官,杀便是了,有多少就杀多少。
“乖孙说得很对,有些制度,需要改了。”
朱元璋说着,就把朱炫抱起来,放在大腿上,哈哈一笑道:“要不是有了乖孙的话,咱还想不到这些,乖孙真聪明,比皇爷爷还聪明。”
朱炫轻声道:“孙儿远不如皇爷爷聪明。”
在老朱身边,他又刷了一下好感度。
留下了好一会,朱炫就提出要离开,回去继续写书。
看着这个小家伙,走出了大殿后,朱元璋也开始考虑,俸禄制度的改革问题。
税务的改革,正在血腥地进行。
那些官员,肯定备受打击。
如果再来一个俸禄的改革,提升了俸禄,算是给其他官员一点甜头,先给打击,再给希望,如此组合下去,忠心清廉的官员,自然会更忠心清廉。
这个时候更改俸禄,是个好时机。
“标儿在天有灵,把那么好的乖孙,送来咱的身边。”
朱元璋心里欣慰,又道:“云奇!”
“老奴在!”
“帮咱传出消息,准备改革俸禄,咱会适当地提高月俸。”
朱元璋考虑了下,补充道:“同时有意无意地告诉那些官员,俸禄的更改,是乖孙给咱提的意见。”
他这样做,在于帮朱炫立功,顺便拉拢一批官员的好感。
也不怕其他官员听了,会不相信一个四岁的孩子,能想到那么多事情。
刚才他们议论的时候,身边的太监、宫女,甚至侍卫都在。
只要那些当官的想打听,还是很容易打听得到。
“是!”
云奇应道,同时心里在想,陛下已经在为小皇孙笼络官员。
看来未来的皇帝,小皇孙是当定了。
“救了小皇孙,带大小皇孙,我也有一份功劳。”
云奇心里嘀咕,想到这些,便眉开眼笑。
作为一个太监,他也有攀附上位者的心思。
到了朱元璋逝世的那时候,他们这些贴身太监的下场,往往不会太好。
只要在小皇孙身边,有足够的存在感,他有信心可以改变这种现状,一定可以的。
朱元璋又道:“传吏部尚书张紞进来。”
“是!”
云奇出去通传。
除了税务的改革,接下来的大明官场,又会被俸禄改革而震惊了。
“皇爷爷,我回来了。”
朱炫离开了大本堂,首先来到谨身殿。
闻言,朱元璋放下奏章,抬头微微一笑道:“乖孙回来了,最近有没有什么新鲜事?”
“有!”
朱炫拿出一本《三国志通俗演义》,道:“这是好几天之前,二十叔借给孙儿看的,写得很精彩。”
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人,据说还是陈友谅的朋友,三国在这个时候,已经成书了。
“这本故事书,很好看。”
朱炫又说道。
朱元璋随手翻了翻,道:“这本不只是故事书那么简单,如果乖孙能看懂上面的内容,以后大有作为。”
这本故事书,朱元璋当然看过了。
虽然是以今人的目光,写古人的故事,其中还有部分神化的内容,但是里面一些智谋、道理等,还是能发人深省。
“当年的陈友谅,如果能问一问罗贯中,咱要打下这个江山,还不容易!”朱元璋回想着里面的故事,又笑道。
朱炫听得出来,老朱说的,是鄱阳湖水战,铁索连环的事情。
这个和赤壁之战,看上去还是差不多。
“孙儿当然能看懂。”
朱炫说道:“皇爷爷尽管考一考孙儿。”
“那好吧!”
朱元璋思考片刻问:“乖孙看到刘备取川蜀了吗?”
朱炫点了点头。
朱元璋又问:“庞统给刘备提出上中下三策,刘备为什么不取上策?”
只见朱炫思考了好一会:“这个很简单,就拿云公公来举例。”
“老奴啊?”
云奇满脸笑容道:“小皇孙尽管拿老奴来举例。”
“我也给云公公三策。”
“上策是,每天鸡鸣起床,读书识字,艰苦学习,辛苦地熬几年,再考个功名,功成名就。”
“中策是,勤劳地耕作,干点小活赚钱,不会太辛苦,又不会碌碌无为,还能存点小钱,日子很安定,不用为了吃喝烦恼。”
“下策是生活随意,有钱就花,没钱干活,得过且过,没多大追求,生活还算无虑。”
“云公公怎么选?”
朱炫说着便问。
云奇想了想,配合道:“上策太辛苦了,老奴不想要,下策太舒服,但也只是暂时的舒服,以后应该过得不好,老奴很想选中策,老奴明白了,刘备的想法,应该也差不多。”
“哈哈……”
朱元璋大笑道:“乖孙分析得很好,看来对这本故事书,看得很透,看了多少遍?”
“第一遍还没看完。”
朱炫有点小骄傲地说道。
这个小骄傲的模样,看起来还很可爱。
云奇附和道:“恭喜陛下,小皇孙聪明伶俐,这本书老奴看了好几遍,都不如小皇孙一遍没看完,领悟得深刻。”
“好乖孙!”
朱元璋心情大好,又道:“来人,告诉徐兴祖,今天咱要奖赏乖孙,让御膳房做一些名贵的东西来。”
朱炫欢呼道:“多谢皇爷爷!”
——
晚饭过后。
朱炫吃了一顿大餐,还让侯显打包了一只烧鸡回去,回到小院子的时候,他又说道:“侯显,你还没吃东西吧?这个烧鸡,是我专门为你留的。”
如何对待身边的人,也是要有技巧的。
侯显跟了朱炫四年,忠心方面肯定没问题,但偶尔还是要给点小恩小惠,让他们觉得自己很好,比如是现在。
“多谢小皇孙!”
侯显听到,是专门为自己留下的,感动得快哭出来。
其实他们宫里的太监,平时吃的东西,都是主子吃剩下来的,只有极少数太监,比如像云奇那样的地位,能吃一口正常、新鲜的东西。
朱炫说道:“不用这么客气,你带下去慢慢吃,我再看一会书。”
让侯显退出去了,朱炫再打开那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看了起来,这可是原版的《三国演义》,现代社会常见的那些,是某些大佬的修改版。
朱炫看了好一会,又想起那些盐的问题,于是找来纸和笔,把盐的事情,简单地写了写,等到狩猎结束了,再去找二哥实行。
他想把二哥扶持起来,推到继承人的位置上,就得帮二哥,做出一点政绩。
整顿大明盐务,就是政绩之一。
至于税制的改革,朱元璋什么时候实行,朱炫不是很清楚,按照朱元璋的想法,是一定会实行,到时候免不了一场腥风血雨。
朱炫想在税制改革之前,把大明盐务的改革方案折腾出来,之后再看有没有机会,如果有,再帮二哥插手税制改革的事件之中。
“二哥应该也有自己的秘密,现在可能还在藏拙,甚至有点利用我来接近皇爷爷的意思。”
“但他又是真心想对我好,二哥很不错,这条大腿稳了。”
朱炫心里嘀咕着。
他也能看出来,朱允熥的能力,没有现在表现的那么简单。
朱允熥应该想做什么,很特别的事情,但又是秘密,所以在谋划。
“二哥,可以相信的。”
经过这两年的考察,朱炫得出这个结论。
——
时间很快,来到了狩猎那天。
一大早,朱炫就被云奇过来吵醒,就说朱元璋已经准备好了,车辇停在外面,让朱炫尽快出门。
“我这就来!”
朱炫胡乱洗漱,再穿上一身,紧身劲服,束好头发,轻快地出门去。
侯显依然跟在身边,作为贴身太监,得寸步不离。
走出小院,朱炫可以看到,严冠也在车辇旁边。
“皇爷爷,孙儿来了!”
朱炫不用别人扶,也不需要踩踏在别人的后背上车,用力一跳,三两下就到了车辇上,腻在皇爷爷身边。
看上去有六七岁年纪的身体,已经能让他做很多事情了。
“乖孙,今天睡晚了。”
“都是二十叔的不对,借故事书给孙儿,看书看晚了。”
“哈哈……等会咱就惩罚他,出发吧。”
朱元璋拉住朱炫的手,对外面喊了一声。
得到命令之后,赶车的侍卫,驱使车辇往宫外去了。
一大群锦衣卫,还有金吾卫,保护在车辇的四周,金吾卫和锦衣卫一样,都是明朝二十六卫之一。
来到玄武门的时候,他们正好和朱允炆前去参加狩猎的队伍遇上。
“皇爷爷!”
朱允炆进门后,作揖一拜,礼数十足。
朱炫微微抬起头,简单打量了一会,对这个大明头号废物,还挺感兴趣,非要各种作死,把皇位送给了四叔朱棣。
朱允炆行礼完毕,也在好奇地打量朱炫。
“皇爷爷,他是谁?”
怎么宫里,会多了一个孩子,是哪位皇叔的孩子?好像还没听说过,最近哪位皇叔又多了个儿子。
“咱的乖孙!”
朱元璋低下头,抱着孩子的双手轻轻摇摆,看都不看朱允炆一眼,随口便问:“你来做什么?”
乖孙?
朱炫听了,心里得意。
看来我小婴儿的笑容,征服了老朱。
“应该可以安稳地活下来了。”
朱炫心里嘀咕,小脸蛋轻轻地蹭朱元璋的手心,引得朱元璋又是开怀大笑。
见此,朱允炆酸溜溜的。
皇爷爷还从未试过,对他笑得那么好看。
记事以来,朱允炆记得,朱元璋对自己虽然很好,但也很严厉,从来没过这种笑容。
不过他心里又纳闷了,爷爷不应该因为父亲的死而伤心?
那个婴儿是谁?可以让皇爷爷,连父亲都忘了?
朱允炆越想,心里越酸,有一种要被争宠的感觉。
酸了好一会,他才说道:“听说皇爷爷回来了,孙儿便来问好,看到皇爷爷走出悲伤,孙儿心里也好过一些,父亲在天有灵,看到皇爷爷不再伤心,也可以安心。”
“走出悲伤了?”
朱元璋一怔,再看朱炫。
这不是走出悲伤,而是悲伤被朱标的孩子取代了。
又看到朱炫治愈的笑容,朱元璋会心一笑,但笑容只是给朱炫的,对朱允炆依旧冷淡,淡淡道:“吕氏最近在做什么?”
朱允炆应道:“母妃还在为父亲而悲伤,茶饭不思。”
朱元璋忽然抬起头,看向朱允炆,再问:“只有这些?”
不知道为何,朱允炆觉得,皇爷爷看过来的眼神很骇人,茫然道:“是啊,皇爷爷怎么了?”
“没什么,你下去吧!”
朱元璋挥一挥手。
直到朱允炆走出偏殿,他冷哼一声道:“吕氏也知道,做的事情不光彩,连允炆也瞒着,好一个太子妃。”
他对朱允炆的不满,终于减弱了几分,又道:“云奇,如果是真的,咱要如何处置吕氏?”
“老奴不知道。”
云奇摇了摇头,其实是不太敢说。
朱元璋冷哼一声,目光又回到朱炫可爱的脸上,语气放缓了许多,叹道:“还是咱的孙儿好,不会让咱生气。”
朱炫一个讨好的小表情,同时又在想,为什么要处置太子妃吕氏?难道有什么皇室秘闻?
他正准备吃瓜,但瓜到这里,突然没了。
朱允炆走到宫殿外,一处转角的地方,招一招手。
一个太监连忙上前。
“皇爷爷的孩子,哪里来的?”朱允炆很不安。
“听说是捡回来的。”
这个太监,是朱元璋身边的人,同时又和东宫有点关系。
“捡回来?”
朱允炆松了口气,终于不把朱炫放在心上。
一个捡回来的婴儿,还动摇不了他的地位,过两天皇爷爷腻了,会让人送出去,也清楚现在父亲没了,接下来会上位的,很有可能是自己。
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他不希望其他人,抢走皇爷爷对自己的宠爱,襁褓里的小婴儿也不行。
带着这些想法,朱允炆回到东宫,只见自己的母亲,情绪不怎么好,像是在骂那些侍卫,连找个人都找不到。
“母妃,怎么了?”朱允炆问道。
“滚出去吧!”
吕氏不好在自己儿子面前,表现出什么,朝那些侍卫挥一挥手,又道:“你皇爷爷怎么了?”
看着几个侍卫离开了,朱允炆才说道:“皇爷爷回来之后很奇怪,他还捡了一个弃婴,突然不再伤心了,对那弃婴,比对我还要好。”
“弃婴!”
吕氏心里莫名一慌,不会那么巧吧?
如果只是杀几个人,她不觉得有什么,皇宫里也不会有人在意,但是那个婴儿落在朱元璋手里,事情就严重了。
吕氏又道:“允炆,你多点去见你皇爷爷,把弃婴的来历问清楚,我怕他来路不明,对你不利。”
朱允炆点了点头,又觉得母妃有点奇怪。
——
第二天。
严冠查清楚那个宫女的籍贯,还是应天附近的人,马上带领锦衣卫找上门,发现屋子里没人了。
屋内狼藉,似乎走得匆忙,再看痕迹,走的时间应该不长,找来这里的村长一问,人还是昨天被带走。
“这一户人家,姓胡,住着一对夫妻,还有一个妹妹。”
“早两年,妹妹被选进宫里当宫女,大概一年前,莫名其妙回来了,按照胡大嫂的说法,是和宫里的侍卫私通,怀了侍卫的孩子,被赶出宫。”
村长很怕锦衣卫,知道什么,就说什么。
严冠追问道:“然后呢?”
村长想了想又道:“孩子出生的时候,那个宫女大出血,难产死了,孩子就寄养在胡大哥家里。但是胡大嫂对孩子很厌恶,要不是胡大哥坚持留下,说不定会被她丢到山上喂野狼,但很快胡大嫂又说,孩子是太子的!”
“太子的孩子?”
严冠喝道:“说清楚点!”
村长回想了片刻,继续说道:“大概在今年的四月中旬,胡大嫂对孩子的态度,和以前完全不一样,见人就说,是宫里太子的孩子,还准备去认亲。”
“但去了没多久,他们就回来了,有人问结果怎么样,他们什么也不肯说,再过几天,城内传出消息,太子薨,直到昨天……”
村长停顿了一会,又道:“一个好像宫里太监的人,带了十多个侍卫来,把他们和孩子带走,那些人很凶,还不是把人带进城,有人看到被带进附近的山里,我们谁也不敢管这些事……”
听完了他的话,严冠眉头一皱。
孩子是昨天出现的,和太监有关,和宫女的线索能连接起来,他马上安排人进山寻找。
“大人,在山里发现了两具尸体,好像是我们要找的人,死亡时间应该在这两天内。”
在村子里等了好久,进山寻找的锦衣卫回来说道。
“带路!”
严冠带上村长,走到旁边的山林里。
两具尸体,横在一个深沟之中,还没有被野兽破坏。
“胡大哥、胡大嫂!”
村长往沟里一看,惊呼出声。
严冠再问道:“你确定,没有认错人?”
村长摇头道:“我和胡大哥认识了十多年,绝对不会错,他们怎么……”
话还未说完,村长感到背脊一寒。
就算他的反应再怎么迟钝,也明白要出大事了。
和孩子相关的人死了,孩子又被丢弃在河里,还和东宫太子妃有关,严冠觉得事情比想象中的还要严重,太子妃心狠手辣。
“大人,太监刘淳,捉到了。”
这个时候,又有锦衣卫回来上报。
闻言,严冠高声道:“把刘淳带回镇抚司,还有这里的尸体。”
言罢,他挥一挥手,让人把村长也带走。
严冠先一步回去,找蒋瓛汇报调查的情况,基本能确定孩子是太子的,就差刘淳最后的口供。
园囿里面,搭建有一个高台,还有遮挡太阳的棚子。
朱元璋走到高台上,那一群大臣,包括朱棣等儿子,都跟在身边,等候安排,只要还没宣布狩猎开始,那些大臣就不能乱动。
包括蓝玉等人,都是安静地陪伴在一旁,等待朱元璋的命令。
不仅有蓝玉等武将在,云南的沐春和沐晟兄弟二人,最近也从云南来了应天,是得到命令,前来述职,今天也凑一凑热闹。
朱炫跟在朱元璋身边,和那些大佬见面。
在座的全部是大佬,只有朱炫一个小皇孙,又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是这样给那些大臣一种感觉,就是这个小皇孙很受宠。
就连朱允炆和朱允熥,都没有这种程度的受宠。
所幸的是,他们认为朱炫年纪还小,不会对自己扶持的人造成什么威胁。
“陛下,小皇孙很懂事。”
首先开口的还是蓝玉,说完又微微一笑。
朱元璋笑道:“这孩子,咱很欢喜,虽然年纪还小,但真的很懂事,今天一起带出来玩玩,顺便和诸位见一见面。”
他还没有把话说完,其实这场狩猎,是专门为了朱炫而准备。
如果这些大臣知道了,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心思。
“见过那么多爷爷、叔叔!”
朱炫眨了眨大眼睛,懂事地打了个招呼。
在场的那些大臣,尤其是黄子澄等人,对朱炫本来有点不满的,听了这句话之后,都微微地笑了笑,这样的孩子,很难让他们心生厌恶。
“父皇,要不我让高炽带小侄子下去玩吧?”
“我们一群成年人在这里,小侄子玩得也不开心。”
朱棣突然提议道。
朱元璋觉得也对,他们这群大臣,拥护在自己这个皇帝身边,肯定会聊点别的事情,小孩子玩心比较重,出来了还不能去玩,违背狩猎最开始的意思。
“乖孙,怎么样?”他问道。
“好啊!”
朱炫乖巧道:“孙儿不打扰皇爷爷你们的正事。”
朱元璋微微点头。
朱棣会意,把朱高炽喊过来,介绍道:“这位是你的堂兄。”
“堂兄好!”
朱炫看着眼前这个小胖子,可是未来的仁宗皇帝。
“小弟,我们到那边去。”
朱高炽胖乎乎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然后把朱炫带走,不过他的双腿,确实是不方便。
朱棣只带了长子来京,朱高煦和朱高燧都没能来。
进入了园囿,一起来的人,分作好几个团体。
像朱元璋他们,作为帝皇臣子的团体,先是在高台上聊天,聊了好一会后,朱元璋这才挥手道:“既然今天是来狩猎,你们都去打点猎物吧!园囿好几年没打过猎,那些畜生,咱都快养不起了。”
“多谢陛下!”
众人起来应道。
大部分的武将,都兴奋地去打猎,文臣当然是继续留下来。
另外一个团体,就是淮西勋贵的子侄辈。
朱允熥刚进来了,就被那些人拉去联络感情。
还有朱允炆的皇长孙团体,一群文臣的子侄辈,还有其他的皇孙,都跟在朱允炆身边。
看到拥护在身边的人那么多,朱允炆的脸色这才缓了缓,很快也带人去打猎,那几个高手、猎户早已经准备好了。
另外还有一个其他团体。
朱高炽就是带着朱炫,去了其他团体,都是一些普通的大臣,或者是中立大臣,没有站队大臣的子侄辈等,他们谁也不拥护,带孩子来狩猎,只是单纯的来玩。
除了玩,再也没有其他。
不过这些人,都是孩子。
朱炫一眼扫过,目测有九成的孩子,年纪不会超过十岁,还是熊孩子,比如两个孩子之间,玩着玩着出现了矛盾,又或者某个孩子,不知道为何嚎啕大哭。
虽然在场还有其他人照顾,那些大臣也带了下人过来,但一哭起来,朱高炽就感到头疼,忍不住去哄他们别哭。
不知不觉间,朱高炽就成了专门哄熊孩子的人。
哄得差不多了,朱高炽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回头往朱炫看去,舒了口气道:“还是小堂弟乖巧懂事。”
在场那么多孩子当中,安静乖巧的也有,但其中最好的,自然是朱炫,不哭不闹,只是对身边的东西很好奇。
朱炫左右看了一眼,对放在一旁,那些小弓箭比较感兴趣,应该是准备给那些熊孩子玩的。
弓的劲道很弱,没有箭尖,射不伤人,最多只会痛一下,他拿起了一张弓,用力地拉了拉,再拿起一支短箭,端详片刻,对准了前面的一个箭靶射出去。
箭靶不是很远,大概也就十步距离。
正好在这种小弓箭的有效射程,可是箭直接脱靶了。
朱炫感到不好意思,俏脸微微一红,穿越之前没有接触过弓箭,现在完全不会用,那么近的距离也能脱靶。
“小皇孙,老奴……”
侯显正要说自己来教的时候,一道娇小的身影,蹦蹦跳跳地来到朱炫身边,声音好听道:“你不会用啊?”
那是一个小女孩,年纪目测在十一二岁,明眸皓齿,长得极美。
她比朱炫,还要高出两个头,又道:“我可以教你。”
“你也会用?”
朱炫好奇地打量这个小丫头。
女孩点了点头道:“我大哥是徐辉祖,我爹爹是中山王徐达,我出身将门,当然会用。”
说起了这些,她还是挺自豪。
朱炫眼前一亮,这个丫头,还是徐家的人。
“姐姐怎么称呼?”
“我叫做徐妙锦,你好像是小皇孙吧?”
“姐姐叫我允炫就好了。”
朱炫说道,原来她真的是徐妙锦。
到了这一年,徐达已经去世了十一年,他大概判断,徐妙锦现在应该是十二岁,年纪不大,但是亭亭玉立了。
“姐姐,教我!”
朱炫举起手中的弓箭道。
徐妙锦一副大姐姐的模样,有板有眼地教了起来,还教得十分细心。
侯显见状,知趣地退到一边去。
朱高炽看到这里,也不管了,小堂弟有人照顾即可。
朱炫的学习能力很快,徐妙锦教了片刻,他就能一箭射中靶心。
不过这种箭,不会扎进去,只是击中了,就轻飘飘地落下。
“小皇孙真厉害!”
徐妙锦看到自己的小徒弟,学了一会就能打中靶心,眼睛里亮闪闪的很好看。
“我能不能,和你们一起玩?”
便在此时,一道软软弱弱的声音,在他们身后传来。
最新评论